卢涛,宋清华.太极拳、步行及舞蹈锻炼对老年女性下肢肌力、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2):124-127
扫码阅读全文
|
太极拳、步行及舞蹈锻炼对老年女性下肢肌力、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太极拳 老年女性 下肢肌力 骨密度 平衡能力 舞蹈 步行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项目(13BTY058);2014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42700410395) |
|
摘要点击次数: 4451 |
全文下载次数: 4409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并对比太极拳、舞蹈及快步走锻炼对老年女性下肢肌力、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日常缺乏健身锻炼的105例老年女性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太极拳组、舞蹈组及步行组,每组35例。太极拳组每天进行1次太极拳锻炼,舞蹈组每天进行1次老年舞蹈锻炼,步行组每天进行1次快步走锻炼,3组对象均每次锻炼40 min,且训练强度均控制在中等水平。于锻炼前、锻炼4个月、8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对各组研究对象下肢骨骼肌含量、下肢肌力、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 结果经4个月锻炼后,舞蹈组及步行组其下肢肌力、骨骼肌含量及平衡能力指标均较锻炼前显著改善(P<0.05),而太极拳组仅有膝关节伸展肌力和部分平衡能力指标改善显著,其总体改善疗效不及舞蹈组和步行组;经8个月锻炼后,发现太极拳组下肢肌力、骨密度及平衡能力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舞蹈组及步行组(P<0.05),并以锻炼12个月时的改善效果尤为显著(P<0.05)。 结论与老年舞蹈及快步走锻炼比较,短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性下肢肌力、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不显著,但随着锻炼时间持续,太极拳锻炼的疗效日趋显著,其长期疗效优于舞蹈及快步走锻炼,提示太极拳作为一种健身训练方法,更适合进行长期锻炼。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