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叶超群,孙天胜,蔡艳华,岳峰,秦聪聪.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部位周围组织可塑性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9):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部位周围组织可塑性的影响
  
DOI:
中文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步行训练  可塑性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007100290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604)联合资助
作者单位
叶超群,孙天胜,蔡艳华,岳峰,秦聪聪  
摘要点击次数: 2778
全文下载次数: 3221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部位周围组织可塑性的影响。 方法将雌性SD大鼠24只分为步行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制作第10胸椎段脊髓损伤模型。步行训练组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后1周开始进行步行训练,共训练9周;对照组不接受干预。制作模型后每周利用BBB评分评定后肢运动功能,8周后取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和轴突示踪分析。 结果后肢运动功能:步行训练组在伤后4周(步行训练3周)时,BBB评分较对照组出现明显改善(P<0.05),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伤后第10周,P<0.01)。损伤部位神经丝(NF)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对照组胶质瘢痕中可见许多排列比较规则、与脊髓纵轴方向一致的NF阳性纤维穿行,步行训练组除了可见少量NF阳性纤维在胶质瘢痕中穿越,还可见较多的NF阳性纤维围绕空洞边缘延伸,其NF阳性纤维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部位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2组损伤部位周围均可见呈红色的排列凌乱的GAP-43表达,步行训练组GAP-43+组织免疫荧光灰度值较对照组高 (P<0.05)。皮质脊髓束再生:2组损伤部位尾侧均未见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标记的纤维。 结论步行训练能明显增强脊髓损伤大鼠后肢损伤部位组织的可塑性,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但未能促进皮质脊髓束的再生。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