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芳,李建军,周红俊,吴琼,林歆,郑樱,金龙.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
扫码阅读全文
|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脊髓损伤 盆底 表面肌电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课题,中国康复科学所(2011cz-17) |
|
摘要点击次数: 5093 |
全文下载次数: 4702 |
中文摘要: |
目的评估不同损伤程度的脊髓损伤(SCI)患者肛门括约肌表面肌电的变化。 方法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2006年颁发的SCI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110例残损分级为A级、B级、C级和D级的SCI患者分别为A组、B组、C组和D组,应用标准的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及设备,对患者进行肛门括约肌表面肌电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B组与A组之间表面肌电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rt;0.05);而C组、D组与A组相比,在快速收缩、持续10 s收缩、持续60 s收缩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C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SCI患者在快速收缩、持续10 s收缩、持续60 s收缩阶段肛门括约肌的表面肌电检测值明显低于正常;Glazer盆底肌表面肌电评估方案的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便捷、实时的检测方法,有助于定量地评估SCI患者盆底肌的变化。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