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王冰,李玮,李六一,冯舒曼,张杰文.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4):286-289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观察
  
DOI:
中文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头晕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2102310410)
作者单位
王冰,李玮,李六一,冯舒曼,张杰文 450003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点击次数: 2167
全文下载次数: 3522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成功手法复位后,嘱其注意保持头部姿势,避免大幅度或剧烈转动头部,未给予其它药物或特殊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成功手法复位后给予rTMS治疗。在手法复位成功后当天和第1周、第2周及第4周时分别应用头晕评价量表(DHI)、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查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同时记录、比较2组患者残余头晕持续时间。 结果在治疗4周期间2组患者DHI、HAMA评分、SSR潜伏时及SSR波幅均进行性下降,ABC评分则进行性增加。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1周时,其DHI、ABC、HAMA评分、SSR潜伏时及SSR波幅较治疗前有改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上述指标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DHI、ABC、HAMA评分、SSR潜伏时及SSR波幅在治疗第1周时分别为(30.52±1.43)分、(56.51±7.39)分、(11.38±3.52)分、(1.11±0.47)ms和(1.83±0.33)mV,第2周时分别为(15.46±3.65)分、(78.33±12.10)分、(8.64±3.32)分、(0.73±0.36)ms和(1.41±0.32)mV,第4周时分别为(8.66±2.37)分、(89.52±13.48)分、(4.65±1.68)分、(0.31±0.28)ms和(1.01±0.24)mV,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结果明显改善(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残余头晕平均持续时间[(18.45±6.47)d]明显短于对照组水平[(35.36±6.47)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频rTMS干预能显著减轻BPPV患者经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缩短残余头晕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