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姜丽,卫小梅,窦祖林,康庄,温红梅,喻勇,解东风.康复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小腿肌肉收缩功能影响的磁共振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2):.-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康复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小腿肌肉收缩功能影响的磁共振研究
  
DOI:
中文关键词: 脑卒中  小腿肌群  康复  磁共振成像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中国-芬兰政府间合作课题(2006DFA33290);广东省科技厅科技社会发展项目(2006B50107003)
作者单位
姜丽,卫小梅,窦祖林,康庄,温红梅,喻勇,解东风 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姜丽、卫小梅、窦祖林、温红梅、喻勇、解东风)放射科(康庄) 
摘要点击次数: 4088
全文下载次数: 4418
中文摘要:
      目的采用速度编码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VE-PC MRI)技术评估康复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小腿骨骼肌动力学特征的改善作用。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组给予下肢平板训练及小腿后群肌牵伸训练,对照组给予小腿后群肌牵伸训练及一般步行训练。2组患者均持续训练8周。于入选时及康复训练结束1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嘱患者平卧在磁共振扫描床上进行周期性踝关节屈伸运动,期间采集偏瘫侧肢体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及比目鱼肌运动时的VE-PC MR图像;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BI)、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功能评估。 结果与入选时比较,治疗组患者偏瘫侧胫骨前肌(第2-7相)、腓肠肌内侧头(第12-18相)及比目鱼肌(第13-16相)收缩速度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偏瘫侧小腿仅有胫骨前肌(第4相)、腓肠肌内侧头(第13-15相)及比目鱼肌(第15相)收缩速度改善。治疗后2组患者BBS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平板训练,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及比目鱼肌收缩速度,且能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平衡功能;VE-PC MRI技术能为脑卒中患者小腿肌群在体收缩功能评估提供准确数据。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