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孙瑜,冉春风,何胜昔,丛文东,霍姿涵.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事件相关电位N300的临床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事件相关电位N300的临床研究
  
DOI:
中文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图片再认  N300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孙瑜,冉春风,何胜昔,丛文东,霍姿涵 :518116深圳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孙瑜、冉春风)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院(孙瑜)深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何胜昔)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丛文东)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霍姿涵) 
摘要点击次数: 4061
全文下载次数: 4165
中文摘要: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事件相关电位(ERPs)N300的特征。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脑梗死组,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受试者进行图片再认测验,现场采集并记录脑电图波形,对2组受试者所诱发的ERPs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定2组受试者认知功能,并与ERPs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脑梗死组图片再认的反应时间为(798.63±49.32)ms,对照组为(765.21±35.6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图片再认的正确率为(59.75±8.45)%,对照组为(65.26±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所诱发N300波幅低于对照组(P<0.01),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潜伏期和波幅与MMSE评分呈线性相关(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采用ERPs评价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以量表为基础的认知功能辅助评定工具。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