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莎,赵红宁,张军强,王晓明,赵晓琼,黄慧,胡建秀.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预处理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痫性发作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自杀因子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7):
扫码阅读全文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预处理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痫性发作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自杀因子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癫痫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蛋白 自杀因子蛋白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四川省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4ZQ026-010) |
|
摘要点击次数: 3796 |
全文下载次数: 4181 |
中文摘要: |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预处理的抗痫作用及其与抗海马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方法将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分为rTMS预处理组、假刺激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rTMS预处理组行低频rTMS(0.5 Hz、75%阈强度、20次/串、5串/d)预处理,假刺激组予以相同次数、声音相似的“假性”刺激,连续7d后,制作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持续状态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痫性发作潜伏期及痫性发作程度,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自杀因子(Fas)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平均阳性反应细胞数及阳性反应细胞平均光密度。 结果rTMS预处理组与假刺激组相比,痫性发作潜伏期显著延长、发作程度减轻(P<0.01),各时点Bc1-2蛋白表达增加,Fas及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 结论低频rTMS预处理具有抗痫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海马区Bcl-2、Fas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保护神经元有关。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