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晶,王瑾,王红星,王彤.不同训练方式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肌肉形态学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10):
扫码阅读全文
|
不同训练方式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肌肉形态学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运动训练 大鼠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1000853) |
|
摘要点击次数: 3746 |
全文下载次数: 4222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方式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45只,设正常组大鼠6只,其余39只大鼠进行脊髓损伤模型制作(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制作T9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剔除造模后死亡的9只大鼠,余下30只脊髓损伤大鼠随机分成7 d对照组、35 d对照组、减重平板组、游泳组和转笼组5组,每组6只大鼠。其中减重平板组、游泳组和转笼组损伤后第8天开始运动训练,30 min/d,共4周。于不同时间点采用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BBB评分对各组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损伤后35 d,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脊髓及腓肠肌形态变化,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大小。 结果①减重平板组和游泳组在训练后各时间点的运动功能评分较7 d对照组和35 d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转笼组与7 d对照组和35 d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②光镜及电镜观察显示,减重平板组经过4周的训练,损伤部位脊髓水肿消退明显,细胞空泡变性明显减轻,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趋于完整,神经纤维增生也较明显,改善情况较其他各组更为显著。③减重平板组肌肉横截面积和直径分别为(55.34±14.46)μm2和(8.32±0.99)μm,接近正常组的(55.49±13.84)μm2和(8.37±1.13)μm(P&rt;0.05),游泳组肌肉横截面积和直径分别为(46.05±8.50)μm2和(7.68±0.76)μm,与对照35 d组的(36.16±12.84)μm2和(6.62±1.33)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转笼组的肌肉横截面积和直径[(39.83±8.35)μm2和(7.19±0.68)μm]与35 d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3种训练方式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减重平板训练和游泳训练效果优于转笼训练。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