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李文玉,袁立伟,王健.帕金森病患者肱二头肌等张收缩时表面肌电信号特征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6):464-466
扫码阅读全文
|
帕金森病患者肱二头肌等张收缩时表面肌电信号特征分析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表面肌电 等张收缩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15ZA061) |
|
摘要点击次数: 4647 |
全文下载次数: 1955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肱二头肌等张收缩时肌电信号差异,分析PD患者肌电信号特异性,为PD患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选取22例停药持续24h的原发性PD患者并纳入PD组,同时选取22例年龄、性别与PD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分别完成不负重、1kg负重和2kg负重动态等张屈肘运动,记录其肱二头肌表面肌电图(sEMG)信号,比较2组对象在不同负重条件下其sEMG线性指标[包括平均肌电值(AEMG)与平均功率频率(MPF)]及非线性指标[包括肌电信号复杂度与确定性线段百分比(DET%)]组间差异。 结果在执行等张屈肘运动时,PD组患者肱二头肌在不负重、1kg负重和2kg负重条件下,其AEMG[分别为(90.27±47.54)μV,(145.43±66.44)μV和(184.98±83.65)μV)]和DET%[分别为(91.55±4.41)%,(87.38±7.64)%和(81.92±19.53)%)]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均P<0.05),而MPF[分别为(59.76±19.41)Hz,(62.70±17.36)Hz和(64.36±14.35)Hz)]及肌电信号复杂度C(n)[分别为(0.54±0.08),(0.55±0.09)和(0.57±0.0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均P<0.05)。 结论PD患者在执行等张屈肘运动时,其肱二头肌sEMG信号与健康志愿者间存在显著差异,该现象可能与PD患者执行等张屈肘运动时其运动单位活动模式发生改变有关。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