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吴方超,李建华.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表面肌电指标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11):859-863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表面肌电指标分析
  
DOI:
中文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肌肉  核心稳定性训练  表面肌电图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吴方超,李建华 310000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吴方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李建华) 
摘要点击次数: 4255
全文下载次数: 4515
中文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腰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及其疗效。 方法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收集38例诊断明确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仅接受2周常规牵引理疗治疗,训练组在接受2周常规牵引理疗治疗后,再进行2周腰背肌核心稳定性训练。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治疗后)进行VAS评分、JOA下背痛评分及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1.11±0.74)分]和JOA评分[(21.05±3.08)分]及训练组VAS评分[(0.95±0.62)分]和JOA评分[(23.47±2.04)分]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1),组间对比,治疗后,训练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训练组患侧竖脊肌中位频率值[(84.84±12.78)分]、患侧竖脊肌平均振幅值[(108.94±24.70)分]和患侧多裂肌的中位频率值[(95.63±16.35)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健患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组间对比,训练组患侧竖脊肌[(84.84±12.78)分]与多裂肌[(95.63±16.35)分]中位频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前后2组平均振幅值比较,除患侧竖脊肌[(108.94±24.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进一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症状、改善腰背部核心肌群耐疲劳性和两侧多裂肌肌功能不平衡性,但训练对于腰部整体肌肉力量的改善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延长治疗时间后的研究观察。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