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佳,吴小平,龙耀斌,周开斌,黄盛才,廖明珍,莫明玉,曹锡忠.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功能性磁共振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11):844-846
扫码阅读全文
|
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功能性磁共振分析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机器人 上肢运动功能 功能性磁共振 脑功能重组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桂卫Z2012084) |
|
摘要点击次数: 4048 |
全文下载次数: 4353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经机器人辅助训练后其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及脑功能重组情况。 方法共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6例,均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训练120min,每周训练5d,共训练6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Brunnstorm分期评定、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采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观察患者脑功能重组情况。 结果治疗后入选患者Brunnstorm分期评分[(5.35±0.45)分]、Fugl-Meyer上肢评分[(55.85±8.16)分]及MBI评分[(82.71±7.80)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fMRI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入选患者执行对指任务时其感觉运动激活区体积[(612.25±302.15)mm3]较治疗前激活体积[(380.36±154.11)mm3]明显增大 (P<0.05);治疗后入选患者执行对指任务时脑总的激活区体积[(19625.26±8453.37)mm3]亦显著大于治疗前激活体积[(9014.16±3278.41)mm3](P<0.05)。 结论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显著提高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