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清,张娟,常成,席妹景,王丽娟,梁金花,郭金涛,程秀兰,张凯,刘小双,马娜,刘乐喜,牛好敏,郭雅聪.低能量氦氖激光头部功能区照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相关因素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11):851-854
扫码阅读全文
|
低能量氦氖激光头部功能区照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氦氖激光 急性脑梗死 头部功能区 预后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957 |
全文下载次数: 4419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头部运动功能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影响。 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358例,随机分常规组(120例)、照射组(118例)、对照组(12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照射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于发病后72h开始进行氦氖激光和红光头部运动功能区照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测3组患者的血液流变、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于治疗3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3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照射组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常规组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照射组低切全血黏度为(6.41±0.58)mpa?s,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常规组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照射组的TG、LDL-C和Hcy含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照射组TC含量为(4.20±0.18)mmol/L,显著低于常规组和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照射组BI指数显示,生活独立和轻度依赖分别为27例和48例,显著优于常规组的18例和35例,以及对照组的20例和32例。 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头部功能区照射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临床辅助治疗作用。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