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伟森,吴毅,吴军发,朱玉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手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时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4):270-273
扫码阅读全文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手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时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功能性磁共振 主动运动 被动运动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与临床医学重大科技项目(10DZ1950800),上海市闸北区卫生科研重点课题(2011ZD01),华山医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院263) |
|
摘要点击次数: 4074 |
全文下载次数: 4436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手执行主动及被动运动时的脑激活模式,探讨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中枢机制。 方法对5例左侧大脑皮质下脑卒中患者患手执行主动及被动抓握-释放动作,执行动作期间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BOLD-fMRI)进行脑扫描,利用SPM5软件对上述患者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使用XJVIEW toolbox 8.11版软件得出入选患者在上述两种运动状态下的脑激活区分布图,并对其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脑激活模式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入选患者患手在执行主动运动时其脑激活部位主要位于对侧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PMC)、双侧小脑及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另外同侧SMC及PMC区也有轻度激活;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对侧大脑及小脑半球。患手执行被动运动时的脑激活部位主要位于双侧SMC、PMC区、双侧小脑、SMA区;激活脑区平均分布于两侧大脑及小脑半球。与患手主动运动比较,患手被动运动时的脑区激活范围较广泛,激活强度也较高。 结论患手执行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均可激活脑卒中患者运动相关脑区,提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均可促进其脑功能重组。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