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宁波,腾文慧,王晓亮,邓加平,王乃东.电刺激Meynert基底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221-223
扫码阅读全文
|
电刺激Meynert基底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Meynert基底核 血管性痴呆 Morris水迷宫 神经生长因子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4086 |
全文下载次数: 4236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电刺激Meynert基底核(NBM)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电刺激NBM对VaD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VaD组及电刺激组,选用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术将VaD组及电刺激组大鼠制成Va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双侧颈动脉。电刺激组大鼠于制模后埋入颅内电极并给予NBM电刺激,电刺激每次持续30min,共治疗14d。于电刺激治疗结束后1~3d期间每天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制模后学习记忆能力,于最后1次水迷宫检测结束后分别采用尼氏染色及N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进行1,2及3d时,发现假手术组、电刺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较VaD组明显缩短(P<0.05),并且上述时间点均以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缩短幅度较显著,与电刺激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尼氏染色结果与假手术组相似,可见神经元排列较整齐,存活神经元数量较多,且细胞体积较大,尼氏小体丰富,但数量不及假手术组。另外电刺激组NGF阳性细胞百分比[(15.133±2.735)%]及假手术组阳性细胞百分比[(19.964±4.065)%]均较VaD组[(6.592±2.970)%]明显增大(P<0.05)。 结论电刺激NBM可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CA1区尼氏小体与NGF含量有关。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