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迅,图娅,方芳,王苇,陶娟,雷皓.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形态结构影响的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4):
扫码阅读全文
|
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形态结构影响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电针 磁共振 脑 抑郁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No.705 1003) |
|
摘要点击次数: 4225 |
全文下载次数: 4321 |
中文摘要: |
目的通过MRI成像技术,观察电针“百会”、“印堂”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形态结构的影响,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理。 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30只成年SD雄性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建造大鼠抑郁模型,电针组参照《实验针灸学》取百会、印堂两穴进行针刺;以Open-field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等方法测定动物的行为变化;多片多回波的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和翻转恢复的T1加权成像,对照研究各组大鼠脑内形态学及各脑区信号强度的改变。 结果正常组大鼠的体重远高于电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的体重虽然高于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的1%蔗糖水摄取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电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高于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Open-field法检测大鼠活动性,电针组、模型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均明显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T2加权像上观察到大鼠脑裂扩大现象,但三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和电针组与正常组相比较,中脑水管的横截面积有增加,统计结果显示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T2值的分析结果显示,电针组和正常组的海马区T2值接近,而模型组的海马区T2值与电针组和正常组相比较有增加,其海马区T2值与电针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脑区, 如尾壳核、杏仁核和皮层,T2值在三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别;对扩散加权像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和电针组海马区和颞叶及听觉皮质区的ADC值(表观扩散系数)相对于正常组有降低,并且与正常组相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而纹状皮质区的ADC值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MRI证实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的脑形态结构有影响,提示电针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抑郁症中取得的显著疗效,可能与电针作用于抑郁症患者脑部组织并影响了其相关组织的功能有关。但本实验体现的是好坏参半的结果,提示以大鼠为对象来研究针刺机理,必须注意人与大鼠的种属差异和受试主体的精神心理作用对实验指标乃至实验结论的影响。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