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戴维德,李晓松,曾晶,丁新民,刘凡光,顾瑛.光敏剂亚细胞定位研究方法的应用比较[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9):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光敏剂亚细胞定位研究方法的应用比较
  
DOI:
中文关键词: 方法  光敏剂  亚细胞定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0078021)
作者单位
戴维德,李晓松,曾晶,丁新民,刘凡光,顾瑛  
摘要点击次数: 4309
全文下载次数: 4203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光敏剂亚细胞定位方法的应用特点。 方法应用电感耦合器材(CCD)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选择细胞器荧光探针BODIPY标记细胞内高尔基体。分别采用直接观察法、伪彩色融合法、波形比较法、相关系数法及细胞器-细胞荧光强度比值法,对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进行细胞内分布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结果采用直接观察法比较光敏剂和细胞器探针荧光图像,发现HMME和BODIPY的荧光分布模式有相似之处,采用伪彩色融合法得到的二者融合图像,显示存在黄色的空间重叠区域。应用波形比较法发现,直线路径上所有像素在HMME荧光图像与BODIPY荧光图像中的灰度值相对空间坐标的曲线波形相似。应用相关系数法得出,各像素的HMME荧光灰度值与细胞器探针荧光灰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602 4。采用细胞器-细胞荧光强度比值法发现,随着参数m的增大,即细胞器聚集程度的降低,高尔基体聚集区域的平均荧光强度比值(J1/J2)呈下降趋势,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 结论通过直接观察、伪彩色融合及波形比较的方法,基本可以判定HMME在高尔基体聚集区域有分布;采用相关系数法,尤其是细胞器-细胞荧光强度比值法能得到更为精确的量化结果,以弥补定性方法的不足。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