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红,温新义,史庭慧,张苏明.电针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12):
扫码阅读全文
|
电针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卒中后抑郁 电针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694 |
全文下载次数: 4027 |
中文摘要: |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共选取75例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针药治疗组(治疗组)。药物组给予氟西汀(百优解)20 mg/d,治疗组在应用氟西汀的同时,还给予电针刺激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及Barthel指数量表(BI指数)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组患者经2周治疗后,其抑郁症状明显改善,HAMD评分降低;治疗4周后,2组患者抑郁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的时间均早于药物组(P<0.05)。 结论电针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具有起效时间快、疗效佳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