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陈云波,李长清,宋琦,许川山,虞乐华.低频超声干预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实验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12):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低频超声干预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实验研究
  
DOI:
中文关键词: 低频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平滑肌细胞  凋亡  细胞增殖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陈云波,李长清,宋琦,许川山,虞乐华  
摘要点击次数: 4607
全文下载次数: 4932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体外低频低强度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高脂饮食加空气干燥法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对照组,6只)和4个超声组(每组6只),4个超声组根据超声的强度和时间分别为A组(0.5 W/cm2,5 min/d)、B组(0.5 W/cm2,10 min/d)、C组(1 W/cm2,5 min/d)和D组(1 W/cm2,10 min/d),超声作用每日1次,20 d之后取颈动脉手术部位做病理切片。分别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和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dUTP) 生物素平移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析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情况,并计算细胞增殖率(PCNA%)和细胞凋亡率(TUNEL%)。 结果各超声组颈动脉内膜内PCNA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B、C、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超声组颈动脉内膜中TUNEL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B、C、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相互比较PCNA%和TUNE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体外低频低强度(0.5 W/cm2,10 min/d)超声具有明显诱导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作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