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武,王智彪,熊正爱,李成志.超声作用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VEGF蛋白和mRNA的变化[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6):
扫码阅读全文
|
| 超声作用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VEGF蛋白和mRNA的变化 |
|
| |
| DOI: |
| 中文关键词: 超声作用 兔外阴皮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外阴白色病变 |
| 英文关键词: |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4963 |
| 全文下载次数: 5468 |
| 中文摘要: |
|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制。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超声作用兔外阴皮肤后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变化。 结果超声对兔外阴皮肤真皮层进行作用后第4天和第7天VEGF蛋白和mRN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第14天时恢复正常。 结论超声作用后局部水肿,可能形成低氧环境,有利于VEGF的产生。促进局部微血管形成,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的营养状况,改变局部组织生长的微环境。推测超声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使病变的外阴皮肤得以康复。 |
| 英文摘要: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