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伯军,洪珊珊,陆敏智,孙志刚,韩峰,刘定华.肌电图联合电刺激引导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9):716-719
扫码阅读全文
|
肌电图联合电刺激引导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脑卒中 肌痉挛 肌电图 A型肉毒毒素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817 |
全文下载次数: 4280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肌电图联合电刺激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 方法选取45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在肌电图及电刺激定位引导下,采用多点注射方式将A型肉毒毒素注入痉挛靶肌内;并于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辅以肢体功能训练。于注射前、注射后第1周、第2周、1个月、3个月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腕指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注射A型肉毒毒素第2周、1个月和3个月后,发现患肢肌张力、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分、腕指关节AROM及MBI评分均较注射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注射后1个月时患者上肢FMA评分[(20.82±2.81)分]、腕指关节AROM[伸腕(9.45±1.97)°,伸指(9.82±2.54)°]较注射后第2周时显著提高(P<0.05);注射后3个月时患者上肢FMA评分[(23.93±3.15)分]、腕指关节AROM[伸腕(12.57±2.52)°,伸指(11.28±3.09)°]较注射后1个月时亦有明显改善(P<0.05);整个治疗期间入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副反应。 结论于肌电图及电刺激联合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具有定位准确、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副反应少等优点,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