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李辉,傅建明,顾旭东,李岩,时美芳,吴彩虹.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8):630-633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DOI:
中文关键词: 下肢康复机器人  心理干预  脑卒中  抑郁  运动功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李辉,傅建明,顾旭东,李岩,时美芳,吴彩虹 314000嘉兴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摘要点击次数: 2870
全文下载次数: 3772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次训练10~20 min,每周训练6次,共持续训练8周。于入选时及治疗2,4,8周时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对2组患者抑郁程度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入选时及治疗2周后,发现2组患者HAMD、FMA评分及FAC分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4周后,发现治疗组HAMD评分[(10.43±5.66)分]、FMA评分[(23.64±4.52)分]、FAC分级及对照组HAMD评分[(14.57±5.82)分]、FMA评分[(20.45±5.12)分]、FAC分级均较入选时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8周后,发现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6.54±5.04)分]、FMA 评分[(27.82±4.56)分]及FAC分级较治疗4周时及对照组进一步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8周时上述指标与治疗4周时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下肢运动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