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雪辉,王建国,杨跃平,戴洁,薄爱华.红外线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细胞及cyclin D1表达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11):
扫码阅读全文
|
红外线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细胞及cyclin D1表达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红外线 胃炎 萎缩性 细胞周期蛋白D1;大鼠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860 |
全文下载次数: 4226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红外线对大鼠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及对胃黏膜细胞cyclin D1表达的变化和意义。 方法采用水杨酸钠、酒精灌胃,刺激大鼠胃黏膜,并结合劳累、饥饱失常等多因素造模,建立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红外线治疗采用220 V、200 W的红外线灯,垂直照射大鼠胃部投影区,每日1次,每次10 min,连续照射20 d。光镜下观察胃黏膜厚度、炎症程度及壁细胞的形态、结构等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 D1的表达情况。 结果单纯造模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1),胃黏膜变薄(P<0.01)。光镜下可见胃黏膜层腺体细胞明显萎缩,炎细胞浸润,部分标本粘液腺化生,cyclin D1表达率为33.3%。经红外线照射后,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大鼠胃黏膜增厚,与单纯造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炎细胞明显减少,胃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体积均恢复或接近正常;cyclin D1表达率为71.4%。 结论红外线是治疗大鼠萎缩性胃炎的一种有效途径。萎缩性胃炎大鼠在红外线刺激下,病理形态学指标得以改善,cyclinD1表达增强。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