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仙,朱国萍.骨膜压揉加抗阻力运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11):.-
扫码阅读全文
|
骨膜压揉加抗阻力运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骨膜压揉 抗阻力运动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31040003);安徽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培育基金资助(2010xszz014) |
|
摘要点击次数: 3634 |
全文下载次数: 4394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骨膜压揉加抗阻力运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OSAHS中度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和药物组,每组16例。训练组采用骨膜压揉加抗阻力运动处方训练,药物组采用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睡眠呼吸监测系统(PSG)、Thera-Band弹力带及PWS型角度测量仪对2组患者的PSG参数、颈部周围肌肉力量及颈椎活动度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训练组与治疗前比较,PSG指标[包括呼吸事件(AHI)、睡眠结构(SS)、觉醒次数(AN)、非快速动眼期(NREM)、快速动眼期(REM)、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ODI)]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及氧减饱和度指数(ODI)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PSG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训练组PSG指标改善程度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训练组在颈部负荷下牵拉平均停留时间较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平均停留时间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训练组较药物组平均停留时间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训练组颈椎平均活动度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颈椎平均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训练组颈椎平均活动度与药物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气道周围骨骼肌病变可能是导致OSAHS形成的重要原因,骨膜压揉加抗阻力运动对OSAHS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