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管红梅,杨元,王本国.声门下外部气流干预对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及意识水平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5,47(10):947-950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声门下外部气流干预对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及意识水平的影响
  
DOI:10.3760/cma.j.cn421666-20240811-00650
中文关键词: 声门下外部气流干预  吞咽障碍  最小意识状态  气管造口状态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管红梅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 518172 
杨元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 518172 
王本国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 518172 
摘要点击次数: 76
全文下载次数: 71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声门下外部气流(ESAF)干预对最小意识状态(MCS)患者吞咽功能及意识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单病例实验设计,对1例因脑白质病导致的MCS患者进行分阶段干预,第一阶段给予基础吞咽训练(每天1次,共治疗8周),第二阶段给予ESAF干预及基础吞咽训练和治疗性喂食训练(每天1次,共治疗8周) 。分别于各阶段治疗前、后采用染色试验结合改良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CV)、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以及吞咽造影检查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颅脑磁共振(MRI)以及脑电图(EEG)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改变。 结果 患者经第一阶段干预后,发现其吞咽功能及意识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经第二阶段干预后,发现患者安全进食次数、FIOS评级及CRS-R量表评分均明显提高,吞咽功能及意识水平也获得明显改善。 结论 ESAF干预结合基础吞咽训练和治疗性喂食训练能改善MCS患者的吞咽功能及意识水平,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