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燕,冷晓轩,高世爱,等.循经点穴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及表面肌电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5,47(10):939-942
扫码阅读全文
|
| 循经点穴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及表面肌电的影响 |
|
| |
| DOI:10.3760/cma.j.cn421666-20250509-00396 |
| 中文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循经点穴 上肢功能障碍 表面肌电 |
| 英文关键词: |
| 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面上项目(M-2023142) |
|
| 摘要点击次数: 53 |
| 全文下载次数: 38 |
| 中文摘要: |
| 目的 观察循经点穴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及表面肌电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选取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对照组进行非穴点按治疗,观察组进行循经点穴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两组患者的肌张力,用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估两组患者手及上肢的运动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表面肌电仪检测患者在伸肘和伸腕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腕肌和伸腕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协同收缩率(CCR)。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肌张力、手及上肢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肌群的iEMG和CCR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MAS分级改善更为优异,ARAT评分[(48.47±3.55)分]、FMA-UE评分[(56.77±7.28)分]、MBI评分[(62.27±8.99)分]均显著提高,肱二头肌iEMG[(34.02±12.90)μV·s]、肱三头肌iEMG[(176.65±17.55)μV·s]及其CCR[(15.92±4.95)%],和屈腕肌iEMG[(28.66±9.04)μV·s]、伸腕肌iEMG[(100.52±11.92)μV·s]及其CCR[(22.07±6.04)%]改善更为优异(P<0.05)。 结论 循经点穴疗法能够有效增强脑卒中患者上肢的伸肌群肌张力,降低屈肌群异常张力,减轻痉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 英文摘要: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