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葛云龙,刘旭东,刘亚梅,等.穴位点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慢性颈痛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4,46(11):1017-1019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穴位点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慢性颈痛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DOI:10.3760/cma.j.cn421666-20230328-00211
中文关键词: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  慢性颈痛  疼痛  颈椎功能  肌肉疲劳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河北省2021年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11104)
作者单位
葛云龙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承德 067000 
刘旭东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承德 067000 
刘亚梅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承德 067000 
郭华平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承德 067000 
王鹏飞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承德 067000 
勾丽洁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承德 067000 
摘要点击次数: 915
全文下载次数: 1343
中文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点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慢性颈痛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慢性颈痛患者分为针刺组(34例)、联合组(35例)及冲击波组(34例)。针刺组根据经络理论选取主穴及配穴给予针刺治疗,冲击波组则针对疼痛区域给予冲击波治疗,联合组则针对穴位点(同针刺组)给予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患者特异性功能量表(PSF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对3组患者疼痛程度、颈椎功能进行评定,同时采集患者疼痛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并分析中位频率(MF)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VAS、PSFS、NDI评分及胸锁乳突肌MF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联合组PSFS评分[(7.40±0.95)分]、NDI评分[(19.66±2.67)分]及胸锁乳突肌MF值[(86.56±3.49) Hz]均显著优于冲击波组及针刺组水平(P<0.05),联合组疼痛VAS评分[(3.03±1.04)分]亦显著优于冲击波组水平(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1.4%)较冲击波组及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和87.5%)均显著升高(P<0.05)。 结论 穴位点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显著减轻慢性颈痛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障碍,促进颈部肌肉功能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