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宋明宇,杨勇,虞冀哲,易智谦,徐西强,尚林,刘阳,吴华.不同作用时间下正弦波电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效应[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6):.-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不同作用时间下正弦波电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效应
  
DOI:
中文关键词: 电磁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7065)
作者单位
宋明宇,杨勇,虞冀哲,易智谦,徐西强,尚林,刘阳,吴华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摘要点击次数: 2786
全文下载次数: 3058
中文摘要:
      目的探究15 Hz正弦波电磁场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方向分化的最佳时间窗。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将长势良好的第三代细胞,按照1×105个/孔接种细胞于3.5 cm细胞培养皿中,接种后第2天将所有培养皿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暴磁组,再按暴磁总天数分为A组(7 d)、B组(14 d)、C组(28 d),A组包括A0组(对照组)、A1组(暴磁每日1 h)、A2组(暴磁每日4 h)、A3组(暴磁每日8 h);B组包括B0组(对照组)、B1组(暴磁每日1 h)、B2组(暴磁每日4 h)、B3组(暴磁每日8 h);C组包括C0组(对照组)、C1组(暴磁每日1 h)、C2组(暴磁每日4 h)、C3组(暴磁每日8 h)。每批次细胞取自同一只老鼠,暴磁组置于15 Hz 1 mT正弦波电磁场中暴磁。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唾液酸蛋白(BSP)、骨桥蛋白(OPN)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用茜素红染色方法比较各组钙结节分布;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比较各组RUNX2蛋白量的变化。 结果15 Hz正弦波电磁场刺激7 d可以体外诱导大鼠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以A2组的效应最为明显,并且以早期成骨指标RUNX2的效应最为突出;磁场刺激14 d后,则以B1组效用明显,并且以晚期成骨指标OPN的效应明显。Western Blot比较各组RUNX2蛋白量的变化,趋势相近。电磁场刺激14 d和28 d后,以B1组和C1组的钙结节量最多。 结论15 Hz正弦波电磁场诱导BMSCs成骨分化有明显的时间窗口效应;随着暴磁天数的增加,每天短时间(1 h)暴磁即可达到较好的诱导效果。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