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张园园,许光旭,张文通,朱奕,曹蓉,杜梅,顾绍钦.人体肌肉振动激活频率的初步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4):.-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人体肌肉振动激活频率的初步研究
  
DOI:
中文关键词: 振动刺激  表面肌电  激活  谐振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81071604)
作者单位
张园园,许光旭,张文通,朱奕,曹蓉,杜梅,顾绍钦 210029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张园园、许光旭、张文通、朱奕、曹蓉、杜梅)南京市瑞海博康复医院(顾绍钦) 
摘要点击次数: 5063
全文下载次数: 4534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刺激,探讨正常人体小腿肌肉是否存在最佳的振动激活频率以及频率范围。 方法共选取健康大学生19名,分别于坐位、立位、半蹲位(屈膝30°)和卧位下接受频率为10~50 Hz的振动刺激,并采集振动前、振动中的的表面肌电数据。选取左腿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内侧头作为检测肌肉,以左胫骨前肌远端为振动刺激点。分析不同条件的振动刺激激活小腿肌群的表面肌电特征。 结果各种振动条件刺激均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P<0.05)。各体位下胫骨前肌的肌电值在不同频率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0 Hz、40 Hz、50 Hz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各体位下腓肠肌的肌电值在各频率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的峰值频率主要集中在30~50 Hz,可能为人体最佳的振动激活频率。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