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张敏,蔡西国,崔力扬.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44(11):1017-1020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2.11.012
中文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局部低频电刺激  穴位电针刺激  关节功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张敏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 450000 
蔡西国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 450000 
崔力扬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 450000 
摘要点击次数: 1325
全文下载次数: 1645
中文摘要:
      目的 观察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局部低频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中医症状积分、肩手综合征量表(SHSS)、简化Fugl-Meyer运功功能量表(FMA)及肿胀评分等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P物质(SP)及缓激肽(BK)含量。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积分、SHSS评分、肢体肿胀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肢体FMA评分则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GRP、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ET-1、SP及BK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血清学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