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周秋敏,卢倩,陈文莉,等.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不同模式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44(10):894-897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不同模式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2.10.006
中文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  脑卒中  失语症  口型模仿  动作观察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4035);上海领军人才项目(010);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课题(2021SC03008);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YS2019003)
作者单位
周秋敏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南京 210029 
卢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盛泽医院康复医学科苏州 215228 
陈文莉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南京 210009 
张思聪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上海 201203
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上海 200437 
丛芳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南京 210029 
单春雷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上海 201203
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上海 200437 
摘要点击次数: 2978
全文下载次数: 4043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MNST)不同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48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口型组、动作组、联合组,每组1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每次30 min,每日2次;口型组在每日1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30 min的MNST口型观察-复述治疗;动作组在每日1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30 min的MNST动作观察-复述治疗;联合组在每日1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30 min的MNST口型观察和动作观察治疗。每周治疗6 d,共2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定4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并计算转归率。 结果 与组内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WAB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评分及AQ均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发现联合组治疗后的自发言语[(11.70±4.23)分]、听理解[(6.77±2.40)分]和AQ[(62.40±17.20)分]均较其它组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后复述[(7.99±2.20)分]较常规组[6.17±3.36分]和动作组[(7.14±2.13)分]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后命名[(4.76±2.05)分]较常规组[(2.87±1.47)分]和口型组[(3.14±2.19)分]显著改善(P<0.05)。口型组、动作组的自发言语和AQ较常规组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转归率最高(83.3%),常规组转归率最低(25.0%)。 结论 MNST的口型模仿和动作观察训练模式均能提高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两者联合运用在改善患者自发言语、听理解和失语商(AQ)方面的效果更好。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