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刘学源,黄敬,刘珂,陈玉娟.低频电刺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6):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低频电刺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观察
  
DOI:
中文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内皮素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刘学源,黄敬,刘珂,陈玉娟  
摘要点击次数: 3863
全文下载次数: 4304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其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浆中内皮素(ET)、心钠素(ANP)、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临床确诊的VBI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还同时给予低频电刺激。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浆中ET、ANP、TXB2、AngⅡ、CGRP及NSE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达87.93%,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1);而且治疗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其血浆中ET、ANP、TXB2、AngⅡ、NSE水平显著下降,CGRP含量明显升高。 结论低频电刺激对VBI患者症状改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其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灌注、减轻脑缺血后神经损伤有关。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