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周许辉,张咏,潘峰,严望军,贾连顺,袁文.经颅电刺激大鼠膈肌各位点运动诱发电位特点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8):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经颅电刺激大鼠膈肌各位点运动诱发电位特点的研究
  
DOI:
中文关键词: 膈肌  运动诱发电位  电刺激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886)
作者单位
周许辉,张咏,潘峰,严望军,贾连顺,袁文  
摘要点击次数: 3721
全文下载次数: 4093
中文摘要:
      目的了解膈肌各位点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的特点,从而寻求检测膈肌MEP的最佳位点。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270 g。采用Reporter型肌电图仪给予单个方波电脉冲刺激,刺激强度15 mA,波宽0.2 ms,刺激间隔200 ms。直视下,将同心圆针电极分别插入膈肌内侧脚、中间脚、外侧脚、腋后线第11肋骨下缘、腋前线第9肋骨下缘、锁骨中线第8肋骨下缘、胸骨旁线第7肋骨下缘、胸骨部。记录信号经放大后,打印保存以备后续分析。 结果30只SD大鼠经颅电刺激后每侧膈肌8个位点均可记录到双相诱发电位。各位点潜伏期变化不大,为(2.95±0.21)ms。各位点各自波幅相对恒定。但各位点间波幅变化较大,胸骨部最小,为(0.97±0.05)mV。腋前线第9肋骨下缘最大,为(6.08±0.46)mV。同时发现,从腋前线第9肋骨下缘进针时,此处离胸膜返折部有一定的距离,在针通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肋间肌后可安全到达膈肌,而不会穿透胸膜伤及肺。 结论以腋前线第9肋骨下缘为进针点,垂直胸壁进针行膈肌MEP监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该处波幅最大,是监测膈肌MEP较理想的位置。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