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闫瑾,谢青,牛传欣.痉挛的病理机制及其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5,47(9):856-860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痉挛的病理机制及其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cn421666-20240831-00702
中文关键词: 痉挛  仿真  计算模型  神经康复  病理机制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372554);上海市科委项目(23DZ2291700);上海市科委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22490711000)
作者单位
闫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025 
谢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 
牛传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025 
摘要点击次数: 385
全文下载次数: 291
中文摘要:
      痉挛是神经系统疾病后常见的运动症状,可干扰肌肉收缩和运动,发病率高。有效管理痉挛需准确识别其来源,并以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目前,受限于神经肌肉调控的复杂性和现有评估方法的局限性,使得痉挛的治疗和康复管理均面临较大的困难。近年来的动物研究为理解痉挛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痉挛计算模型则可模拟痉挛的相关信号,为探索痉挛的病理机制,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神经疾病后痉挛的病理机制及其现有的、可量化的痉挛计算模型在捕捉痉挛的生理基础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区分不同来源的痉挛和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