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朱冬燕,王梁,吉桧媛,等.多模态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5,47(2):108-111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多模态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DOI:10.3760/cma.j.cn421666-20240322-00206
中文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气动式手康复装置  脑卒中  手功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M2021106);南通市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QNZ2023025)
作者单位
朱冬燕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南通 226001 
王梁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南通 226001 
吉桧媛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南通 226001 
徐倩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南通 226001 
翟佳佳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南通 226001 
曹月姣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南通 226001 
张航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南通 226001 
韩珍真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南通 226001 
陈伟观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南通 226001 
摘要点击次数: 614
全文下载次数: 687
中文摘要:
      目的 观察多模态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5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7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多模态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训练。2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FMA)腕手部分评分、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运动诱发电位(MEP) 潜伏期和波幅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腕手评分、手指TAM评分、MBI评分、MEP潜伏期和波幅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FMA腕手评分[(17.59±4.96)分]、手指TAM评分[3.0(3.0, 3.0)分]、MEP潜伏期[(23.33±1.17)ms]和波幅[(0.95±0.12)mV]改善较为优异(P<0.05)。 结论 多模态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