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王慧,陈彤,杜瑜,等.手-臂双侧强化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5,47(1):54-56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手-臂双侧强化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DOI:10.3760/cma.j.cn421666-20240614-00479
中文关键词: 针灸  偏瘫型脑性瘫痪  上肢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资助(K17-518055-028)
作者单位
王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杭州 310003 
陈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杭州 310003 
杜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杭州 310003 
毛正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杭州 310003 
丁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杭州 310003 
彭飞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杭州 310003 
徐嘉玙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杭州 310003 
韩清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杭州 310003 
李海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杭州 310003 
摘要点击次数: 773
全文下载次数: 959
中文摘要:
      目的 观察手-臂双侧强化训练(HABIT)联合针灸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CP)儿童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5例痉挛型偏瘫CP患儿分为针灸组、训练组及联合组,每组25例。3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在此基础上针灸组给予针灸治疗,训练组给予HABIT训练,联合组则给予HABIT训练及针灸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MMT)评定患儿患侧手抓握肌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侧腕关节肌张力,分别测量患儿健、患侧前臂最大围度并计算差值,采用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定患儿健、患侧上肢精细运动功能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针刺组患侧手抓握肌力、上肢FMFM评分(包括健患侧原始分、健患侧原始分差值、健患侧量表分差值)均显著改善(P<0.05);训练组患侧手抓握肌力、健患侧前臂围度差值、上肢FMFM评分(健患侧原始分)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患侧手抓握肌力、健患侧前臂围度差值、上肢FMFM评分(包括健患侧原始分、健患侧原始分差值、健患侧量表分差值)均显著改善(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联合组健患侧FMFM原始分差值、量表分差值均显著优于针灸组水平(P<0.05);联合组患侧FMFM原始分、健患侧FMFM原始分差值及健患侧FMFM量表分差值亦显著优于训练组水平(P<0.05)。 结论 HABIT训练联合针灸对痉挛型偏瘫CP患儿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侧手抓握肌力及上肢精细运动功能,有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