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朱小莹,胡明钰,宋海新,等.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抗阻夹腿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4,46(7):644-647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抗阻夹腿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4.07.013
中文关键词: 抗阻夹腿训练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功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朱小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杭州 310016 
胡明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杭州 310016 
宋海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杭州 310016 
戴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杭州 310016 
张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杭州 310016 
庄一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杭州 310016 
摘要点击次数: 1282
全文下载次数: 2255
中文摘要:
      目的 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抗阻夹腿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01例产后SU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PFMT),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观察组则辅以抗阻夹腿训练及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盆底肌在不同状态时的表面肌电值,采用1 h尿垫试验评估患者SUI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明显减少,I-QOL评分均明显增加,盆底肌快速收缩电位、持续收缩电位及耐力收缩电位均显著增高,静息期电位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2.20(1.45-2.80)g]、I-QOL评分[71.59(66.48-83.52)]、盆底肌快速收缩电位[41.30(33.05-49.50)μV]、持续收缩电位[31.30(25.15-42.50) μV]、耐力收缩电位[27.00(20.65-33.10)μV]及静息期电位[2.30(1.50-3.20 μ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PFMT基础上辅以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及抗阻夹腿训练,能进一步改善产后SUI患者盆底肌功能,减轻SUI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