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罗梦晴,戈佳磊,等.武汉市汉阳区学龄期儿童扁平足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4,46(5):448-451
				
扫码阅读全文
 
 
				 | 
               
			
				| 武汉市汉阳区学龄期儿童扁平足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 
			 
	       
                 | 
            
	       
                |    | 
               
	       
                |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4.05.013 | 
               
	       
				| 中文关键词: 学龄儿童  扁平足 | 
	        
	       
                | 英文关键词:  |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3110 | 
            
		   
                | 全文下载次数: 3667 | 
            
	       
		| 中文摘要: | 
	       
	      
		|       目的  调查武汉市汉阳区学龄期儿童扁平足检出率及其与儿童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后跟翻角度的关系,以期为扁平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三维足部测量仪器对武汉市汉阳区10所小学4005例7~13岁儿童进行扁平足筛查,记录学龄期儿童不同年龄段、性别、BMI指数、左右侧别中扁平足检出率、后跟翻角度,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BMI指数扁平足患病风险,并以年龄为变量亚组对不同性别和体重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4005例7~13岁学龄期儿童中,扁平足的检出率为30.56%(1224/4005),其中单足型占14.38%,双足型占85.62%,左侧扁平足占92.32%,右侧扁平足占93.30%,扁平足发生在左侧或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16,P>0.05)。左足后外跟翻角度为(6.58±3.45)°,右足后跟外翻角度为(5.77±3.28)°,后跟外翻角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各年龄段的性别和BMI与足后跟外翻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岁和13岁扁平足检出率分别为35.16%和18.31%,前者患病风险是后者的2.419倍(OR=2.419,95% CI=1.658~3.528);男童和女童扁平足的检出率分别为36.24%和23.95%,男童患病风险是女童的1.805倍(OR=1.805,95% CI=1.572~2.073)。7~8岁儿童的超重或肥胖与扁平足的发生无相关性(OR值分别为1.420和1.450,P>0.05),9~13岁儿童的超重或肥胖与扁平足的发生存在相关性(OR值分别为1.706、1.870、1.818、1.718、2.430,P<0.05)。 结论  7~13岁儿童的扁平足检出率及后跟翻角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男童发生扁平足的风险更高,对9岁以上超重或肥胖儿童发生扁平足风险更高。 | 
	       
	     
                | 英文摘要: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