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珠,赵顺杰,白莎,等.声门下滞留物吸引联合间歇经口管饲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3,45(4):326-329
扫码阅读全文
|
声门下滞留物吸引联合间歇经口管饲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
|
|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3.04.008 |
中文关键词: 持续声门下吸引 间歇声门下吸引 间歇经口管饲 颅脑损伤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省部共建项目(2018020236) |
|
摘要点击次数: 2614 |
全文下载次数: 2591 |
中文摘要: |
目的 探讨声门下滞留物吸引联合间歇经口管饲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且佩戴声门下吸引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持续吸引组、间歇吸引组三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间歇经口管饲法的肠内营养支持,持续吸引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持续声门下吸引抽取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每日4 h一次的间歇声门下吸引抽取气囊上滞留物,每组均治疗4周。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期间拔除气管套管的拔管时间及拔管率,并对比3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呼吸道黏膜破损、胃食管反流、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①间歇吸引组的气管套管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3组气管套管拔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持续吸引组的呼吸道黏膜破损率高于对照组和间歇吸引组,对照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高于持续吸引组和间歇吸引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患者胃食管反流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声门下吸引联合间歇经口管饲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气管套管拔管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