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刘西花,于子夫,马赛,等.针刺同步手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3,45(2):125-127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针刺同步手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3.02.006
中文关键词: 针刺  同步治疗  手功能训练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山东省医务职工科技创新计划项目(SDYWZGKCJH2022024)
作者单位
刘西花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于子夫 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济南 250355 
马赛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刘姣姣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苑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丛倩倩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李兴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郭敬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宋凤娇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摘要点击次数: 2656
全文下载次数: 3422
中文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同步手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及感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针刺同步康复组(简称同步组)和针刺联合康复组(简称对照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功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其中同步组患者上述疗法同步实施,对照组患者上述疗法非同步实施,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功能独立性量表(FIM)、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MAS)、改良版诺丁汉感觉功能量表(reNSA)及Fugl-Meyer感觉功能量表(FMA-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在感觉功能方面,治疗后同步组reNSA深、浅感觉评分及FM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reNSA复合感觉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运动功能方面,治疗后同步组FMA-UE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屈肘肌MAS评级及FIM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同步手功能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感觉及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