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睿华,马艳,刘金明,等.呼吸训练联合筋膜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44(5):418-421
扫码阅读全文
|
呼吸训练联合筋膜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
|
|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2.05.008 |
中文关键词: 呼吸训练 筋膜手法 肺功能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武汉市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WZ16C09) |
|
摘要点击次数: 3258 |
全文下载次数: 4175 |
中文摘要: |
目的 观察呼吸训练联合筋膜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CNLBP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筋膜手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后)和治疗3个月后(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部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采集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结果 治疗后和随访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改良的JOA腰痛评分和SF-36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和随访时的VAS评分、改良的JOA腰痛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和PEF分别为(4.21±0.49)L、(3.81±0.45)L/S和(6.44±0.69)L/S,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呼吸训练联合筋膜手法治疗CNLBP,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腰部功能、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