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慧芳,张杰,杨扬,等.运动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4):352-354
扫码阅读全文
|
运动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 |
|
|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1.04.014 |
中文关键词: 运动训练 肌少症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安全性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河南省二零一八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82102310536) |
|
摘要点击次数: 4126 |
全文下载次数: 5270 |
中文摘要: |
目的 观察运动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肌少症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CHF合并肌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受体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个体化运动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步速(GS)、手握力(HS)、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评分、血清补体C1q含量等;同时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DV、LVESV、血清补体C1q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LVEF、6MWT、GS、HS及SPPB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36.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CHF合并肌少症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其心功能及骨骼肌功能,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