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张玲,蔡斌,贺英,等.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粘连临床报告[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1):48-51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粘连临床报告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1.01.013
中文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粘连  膝关节  手法松解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F0300504);上海市奉贤区临床诊疗中心建设计划(fxlczlzx-a-201706);上海市奉贤区社会类科技发展基金(20181901)
作者单位
张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11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 
蔡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11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奉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411 
贺英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奉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411 
姜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11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奉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411 
康志斌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奉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411 
方武阳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奉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411 
蔡春英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奉城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411 
范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11 
摘要点击次数: 4459
全文下载次数: 7222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24周内关节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ACLR术后膝关节粘连患者20例,以ACLR术后12周为时间节点,将患者分为早期组(8例,ACLR术后病程≤12周)和晚期组(12例,ACLR术后病程>12周)。对20例患者给予统一的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三步。使用角度计测量术前和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术后2周、4周、12周和24周随访所有患者的主动屈膝角度;采用目测类比法(VAS)评分对2组患者术后第2天、术后1周和2周康复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记录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结果 ①2组患者麻醉下手法松解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早期组(119.6±4.7)°和晚期组(118.8±8.2)°]均显著高于术前被动屈膝角度[早期组(75.7±14.5)°和晚期组(72.6±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4周、12周和24周随访时的主动屈膝角度[早期组(99.5±10.5)°、(112.1±18.9)°、(123.1±17.6)°、(132.8±11.0)°;晚期组(97.8±15.5)°、(109.9±13.9)°、(121.8±12.6)°、(129.4±12.9)°]与组内术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2组患者术后2周的主动屈膝角度均较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显著变小(P<0.05);2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时的屈膝角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早期组(3.5±0.4)分,晚期组(3.8±0.6)分]与术后第2天的VAS评分[(5.3±1.4)分,(5.6±1.6)分]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2周的VAS评分[早期组(2.8±0.7)分,晚期组(3.1±0.9)分]显著低于术后第2天和术后1周(P<0.05);2组患者的VAS评分术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未见1例发生并发症。 结论 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ACLR术后24周内关节粘连安全且有效。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