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郝又国,夏菁,陈缪存,等.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深部肌肉刺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1):46-48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深部肌肉刺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1.01.012
中文关键词: 发散式冲击波  深部肌肉刺激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科研自主创新重点资助项目(ptkwws201708);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社区医学与健康管理科研课题(SH201741);上海市普陀区特色专科项目(2019tszk01)
作者单位
郝又国 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康复科上海 206000 
夏菁 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康复科上海 206000 
陈缪存 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康复科上海 206000 
王延延 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康复科上海 206000 
张碧渝 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康复科上海 206000 
任德华 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康复科上海 206000 
摘要点击次数: 3994
全文下载次数: 6234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ESWT)联合深部肌肉刺激(DMS)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DMS。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双盲法检测患者的前屈和后伸活动度。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ODI、ADL评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VAS、ODI、ADL评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VAS[(1.34±0.31)分]、ODI[(1.7±1.3)分]、ADL评分[(77.38±5.21)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改善更为显著(P<0.05)。 结论 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联合DMS能明显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腰部疼痛,疗效显著。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