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贾光辉,方永刚,王翔宇.持续被动训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7):648-650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持续被动训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0.07.015
中文关键词: 持续被动运动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距腓前韧带  踝关节功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503237)
作者单位
贾光辉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 郑州 450052 
方永刚 联勤保障部队988医院骨科 焦作 454000 
王翔宇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 郑州 450052 
摘要点击次数: 3856
全文下载次数: 4966
中文摘要:
      目的 观察持续被动训练(CPM)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患者经第三腓骨肌重建距腓前韧带手术治疗后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CLA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第三腓骨肌重建距腓前韧带手术治疗,术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包括采用石膏托进行踝关节中立位及后足外翻10°固定,在石膏内进行足趾、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及小腿后肌群等长舒缩训练等,术后次日开始直腿抬高练习或非负重下地行走、口服活血祛瘀药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早期辅以CPM训练,如术后1周内开始踝关节被动背伸、跖屈训练;术后3周开始踝关节被动内、外翻训练;术后6周开始负重行走等。于术后3 w、6 w、12 w、1年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量表对患肢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测量上述时间点患肢小腿周径差值,并对患者术后1年时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 术后3 w、1年时2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及患肢小腿周径差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w、12 w时观察组患肢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1.0±6.8)分和(86.1±5.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小腿周径差值[分别为(1.47±0.72)分和(2.12±0.62)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1年时观察组治疗满意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81.5%)水平(P<0.05)。 结论 早期CPM训练能促进CLAI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肌肉萎缩程度,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