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慧雯,李艳,肖正光,等.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干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29-31
扫码阅读全文
|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干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 |
|
|
DOI: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0.01.007 |
中文关键词: 脑干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吞咽障碍 营养 感染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上海市同仁医院院级科研项目(TRYJ201607) |
|
摘要点击次数: 4266 |
全文下载次数: 5655 |
中文摘要: |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配合常规综合康复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 将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tDCS治疗组和常规综合治疗组,每组患者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综合训练,tDCS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应用tDCS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吞咽造影检查(VFSS)对2组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程度评估(DOSS),以及吞咽功能(FDS)评分,同时检验2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PAB)]和感染指标[(包括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并记录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DOSS评分和FD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的DOSS评分和FDS评分分别为(6.20±1.62)分和(46.15±18.82)分,显著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和感染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 治疗组的营养相关指标Alb和Hb以及感染指标WBC和CRP与常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DCS疗法与常规综合治疗相结合可更好地改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并减少感染。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