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张伟,冯晓东,任彬彬,等.局部振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11):850-852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局部振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DOI: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9.11.012
中文关键词: 局部振动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中国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第二批科研专项(JDZX2015314)
作者单位
张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 450000 
冯晓东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 450000 
任彬彬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 450000 
李桥军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 450000 
刘向哲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郑州 450000 
摘要点击次数: 4819
全文下载次数: 5761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采用Bobath、运动再学习等常规康复治疗技术,肌电生物反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局部振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共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步频、步幅对3组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FMA、FAC、10m MWS、步频、步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FMA、FAC、10m MWS、步频、步幅均较为优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指标比较,肌电生物反馈组和联合治疗组FMA、FAC、10m MWS、步频、步幅均较为优异(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FMA[(25.78±4.73)分]、FAC[(3.03±0.91)分]、10m MWS[(58.89±18.19)m/min]、步频[(45.91±18.53)step/min]、步幅[(48.28±14.79)cm]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 结论 局部振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后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