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胡思学,钱开林,秦义婷,等.上肢和肩周肌力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转移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10):748-751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上肢和肩周肌力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转移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DOI: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9.10.007
中文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肩周肌力  肌力训练  转移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JX10231801)
作者单位
胡思学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栖霞康复院区南京 210046 
钱开林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京 210029 
秦义婷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栖霞康复院区南京 210046 
陈艳茹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栖霞康复院区南京 210046 
张文静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栖霞康复院区南京 210046 
姜伟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栖霞康复院区南京 210046 
蔡可书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京 210029 
摘要点击次数: 4106
全文下载次数: 6250
中文摘要:
      目的 观察上肢和肩周肌肉力量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转移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脊髓损伤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肩周肌肉力量训练。2组患者均从第四周开始进行为期2周的转移训练,教习患者在两张可设置不等高度的治疗床之间进行转移,在最后1周进行2次轮椅与马桶或轮椅与床面之间的转移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主动转移高度差、肩前屈肌力训练负荷等指标对2组患者则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6周后,2组患者左、右侧肩前屈训练负荷、主动垂直转移高度差和MBI得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左、右侧肩前屈训练负荷、主动垂直转移高度差和MBI得分分别为(14.49±3.39)kg、(15.17±3.78)kg、(8.64±4.19)cm和(76.46±10.97)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上肢和肩周肌力训练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平面间的转移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