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世威,刘金明,马艳,王小云,李祖虹.A型肉毒毒素联合踝足矫形器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9):674-677
扫码阅读全文
|
A型肉毒毒素联合踝足矫形器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疗效观察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脑卒中 踝足矫形器 足下垂内翻 痉挛性瘫痪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4300 |
全文下载次数: 4983 |
中文摘要: |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联合踝足矫形器(AFO)治疗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内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3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内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BTX-A局部注射治疗,并于BTX-A注射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上述干预基础上穿戴AFO进行辅助治疗,每天AFO穿戴时间≥6h,每周治疗7d,连续治疗1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12周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评级(MAS)、Clonus量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下肢部分、最大步行速度、步行能力分级(FAC)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下肢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2周、4周及12周时2组患者下肢MAS评级、Clonu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时2组患者下肢MAS评级均较治疗4周时有不同程度上升,此时观察组MAS评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发现观察组Clonu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2周、4周时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最大步行速度、FAC评级及MB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发现观察组患者下肢FMA评分、最大步行速度、FAC评级及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BTX-A局部注射治疗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内翻基础上辅以AFO干预,能增强抗痉挛效果,延长疗效持续时间,进一步改善患侧下肢运动及步行功能,提高患者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