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芳,张明,周敬杰,张玉明,朱秀清,岑蒙蒙,陈伟.虚拟情景反馈训练对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8):614-617
扫码阅读全文
|
虚拟情景反馈训练对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虚拟情景反馈训练 Ⅱ区指屈肌腱损伤 手功能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QNRC2016376);徐州市医学青年后备人才工程资助(2016015) |
|
摘要点击次数: 4209 |
全文下载次数: 4832 |
中文摘要: |
目的 观察虚拟情景反馈训练对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功能训练、关节松动技术、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虚拟情景反馈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手指的侧捏力、三点捏力及握力进行测试,采用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T)评定患者的手功能及上肢功能,对掌指关节(MP)、近端指间关节(PIP)、远端指间关节(DIP)的主动活动范围及手指总主动活动范围(TAM)进行评估对比。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手指肌力、UEFT、MP、PIP、DIP活动度及TAM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手指侧捏力[(6.56±0.22)kg]、三点捏力[(5.61±0.21)kg]、握力[(20.73±1.63)kg]、UEFT评分[(82.17±2.98)分]、PIP活动度[(83.44±9.05)°]、DIP活动度[(62.48±8.18)°]及TAM[(213.52±30.1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2组患者MP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虚拟情景反馈训练,能明显改善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指关节活动范围和手部肌力,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手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