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刘颖,刘显东,曹万军,陈星宇,唐承杰,郑金文.持续被动运动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7):531-533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持续被动运动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DOI:
中文关键词: 持续被动运动  胫骨平台骨折  功能锻炼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基金
作者单位
刘颖,刘显东,曹万军,陈星宇,唐承杰,郑金文 610041 成都四川省骨科医院 
摘要点击次数: 3059
全文下载次数: 3595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术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CPM功能训练。于手术结束2、6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程度;于手术结束2周、6周、6个月、12个月后评定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于手术结束12个月后参照Rasmussen功能评分标准评定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同时参照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统计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率,并对存在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 结果 手术结束2、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2周、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结束1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27.5±1.8)分和(27.1±2.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时间点,2组间的膝关节功能等级比较,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12个月后,2组患者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和WOMAC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采用CPM功能训练结合常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康复训练可快速减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的肿胀程度,促进其膝关节活动度的快速恢复。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